克苏鲁公社

超能陨落——关于一起超能力失控事件的报告

Aug 22, 2023  

超能陨落

1

身为该事件的记录者,我颇感惊讶。并非对所谓“超能力者”的证实,而是以下这起惨绝人寰的案件中,没有一个人是加害者,或者我们俗称的“坏人”。

但你看完整起事件的回顾,我们都会觉得,年仅初二的肖晨旭(化名),由于他的情绪崩溃导致的水户市中学大惨案,却又和每个人有关——和你,和我,和在座的每一位……

 

关于发生在肖晨旭身上,所谓“意念移物”现象的调查从未停止,而网上关于他的传言也愈发真假难辨。

但有些结论已是板上钉钉,在对肖晨旭的尸检时发现,其大脑和小脑结构均有异常,不同于正常人。

但这种堪称异变的状态,是否是他超能力的来源呢?

不过后续也进一步证实了,他的大脑中竟然有个不起眼的肿瘤,而这颗恶性肿瘤被其身体中的某种强大的未知力量抑制着。

从对肖晨旭父母的后续询问中得知,肖晨旭在六年级时,有过短暂的偏头痛,但很快便痊愈了。

这次细小的身体不适,被肖晨旭父母忽略了。当然,这是我们可以理解和体谅的——因为随后,肖晨旭还是那么生龙活虎,甚至胃口都比以前大了许多,相关体检也没有任何异常。

只是,他的成绩也至此一落千丈。

而那时,他处在青少年发育阶段,第一性征已开始显现。和绝大部分青少年一样,他的情绪也变得不太稳定。

父母一度把他成绩下降归结为常见的青少年叛逆心理,或许他有早恋?或者迷恋游戏?或者和校外某些“街溜子”有过接触?亦或者他遭受了校园霸凌?

可所有的调查都没有直接证据,指向这些青少年常见的社会性问题。

水户市中学大惨案已过了一年,期间我整理了过往所有真真假假的线索后,猛然发现,整起事件的缘由,竟然和我们认为的“无关紧要”的小事有着直接关系。

这让我唏嘘不已,又让我不寒而栗,因为,每一个人在青少年时期,都会有过这样的经历,只是,这场经历恰好发生在了肖晨旭这位超能力者身上,并由各种偶然将事件引至悲剧。

在得到大惨案幸存者的允许后,我决定发表这篇文章。

 

2

起因:一场主题班会

 

水户市中学二九班的班主任是李老师,这是她成为教师以来带的头一届学生。

她决定要办次主题班会,内容主要是同学们的“才艺展示”,试图给忙碌的学习生活增添一抹轻松。

初中是个微妙的年龄,男孩也好,女孩也罢,都会清楚地感应到自己的身体,正在以惊人的速度,领先着那颗稚嫩的心——不断膨胀、长大。

所以李老师认为,班会的才艺展示,其核心是情绪释放。她自己也是过来人,也清楚的知道,乖乖上课的学生,在心里早已产生过无数回,把堆积如山的作业烧光的冲动。

而这次,她临时产生了一个念头,便是希望所有班级的同学都能积极参与其中,而不是几位有才有艺的积极分子“霸占舞台”。

关于这个念头的原起,在水户市中学大惨案发生后的数月,幸存并康复的李老师回忆道——

(以下是李老师的自述)

可能是补偿心理,因为惨案的前几个月,学校举办了运动会,在正式的运动会开始前的两周,正在进行篮球比赛的预赛,当时四班和七班实力相当,下半场双方球员争抢得非常激烈,突然,比赛中的球不慎砸中了旁边看球的一位同学的眼镜。

被砸中的同学是我二九班的王振同学。

当时他眼眶周围不断流血,大家都很紧张,还好及时送医,诊断也只是皮外伤。

但事后,王振的父母来到学校投诉,校方也对此进行了致歉和经济赔付。

可是,王振家长对校方的补偿措施极位不满,倒也不是经济问题。他们认为,向来学业优异的王振同学,会因为这次飞来横祸,导致学业被耽误。

特别是在初二,在这个社会公认的“中考风水岭”时期。

其实,进入初二后,王振同学的分数始终不太稳定,起起伏伏、时好时坏。

王振家长觉得,学校没有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——包括举办毫无必要的运动会,即便没有这次的意外受伤,像校运会这样的大型活动,也会让学生分心,无法专注精力投入学习。

他们坚持要求校方取消接下来的校运会。

当然了,校方一开始并没有答应这件事,甚至认为王振父母的诉求多少有些无理。

不过,在后续几天的沟通中,校方人员确实也存在不少问题。

据说,是某位校方代表的话刺激到了王振家长(具体内容已不得而知),随后,王振家长迅速在班委会的微信群等地方,发表了自己的诉求。

主要内容,就是呼吁所有对中考寄予希望的家长们,能够联合起来,抵制学校往后除了和主课有关的所有大型活动——包括校运会、春秋游、艺术节等等。

校方也不曾想到,王振家长的号召,会有部分人的响应,且积极参与到了“抵制活动”中。

虽然这些人并不多,大概也就将近十来个家长,他们一开始的抵制也无非是在微信群、学校网站上留言区、或者上访校长办公室等。

但眼看校方没有给到正面回复,王振家长和相关人员,便通过拉横幅等方式,进一步升级了抵制措施。

而当时,一些好事的自媒体也跟风而至,原本只是偶发的校运会意外受伤事件,在媒体口中,迅速成为了重大安全隐患的争论。

后来,网上流传了一段视频。

有自媒体的人员对水户市中学的学生进行了采访。该视频主要内容如下:

 

问:这位同学,我是XX自媒体的记者,想问下,你现在是水户市中学的几年级的学生呀?

学生:我初二了。

问:你擅长运动吗?比如说一千米什么的?

学生:不行,真的每次跑一千米都太痛苦啦。

问:学校的集体活动,老师都希望你们积极参与吧,比如希望大家要有集体荣誉什么的……

学生:是的呀,有时候,学校有些活动的内容,我们确实不太喜欢呢。

问:就比方说活,校运会里的,一千米啊,或者队列操?

学生:对对,那种队列操很麻烦,还要练习。

问:你们作业多吗?

学生:初二了怎么会少呀。

问:那这种活动的训练,哪有时间呀?

学生:利用课余时间呗。

问:会不会感觉很累?

学生:……嗯,会吧,作业多的时候,确实挺累的。

问:好的,感谢这位同学的采访。

 

事后,这段视频迅速在网上发酵,人们普遍发声,学校在安排大型活动时,没有充分考虑,以挤压学生休息的时间为代价,强行完成对素质教育的指标考核。

突如起来的舆论压力,让校方最后做出了暂停校运会的决定。

在这决定中,最失望的……莫过于肖晨旭了吧,因为他是学校里公认的篮球第一高手。

他有些情绪也是很正常的,带着班级的小队员练了这么久,说停就停,这种失落感,我想……任何一位处于发育期、渴求满足自己表现欲天性的男生,都会很难过吧。

所以,举办一场主题班会的念头,也是出于对这次事件的一种补偿。而且,我也让肖晨旭担任了临时的文艺委员,让他负责起操办主题班会的相关事务。

 

李老师的回忆满怀遗憾,惨案发生后,她一度陷入抑郁症中,现已辞去了教师工作,安心在家疗养。

我尝试联系过王振同学的家长,但访问诉求因王振父母尚未从失去孩子的悲痛中恢复,而遭婉拒。

不过,随后我联系到了发布视频的自媒体UP主,他大方承认,这则视频是有剪辑的,因为,当时受访的绝大多数同学,其实都非常支持学校举办像是校运会、歌唱比赛等大型活动。

所以,网上流出的视频,是自媒体人员特意设计过的提问,试图对回答问题的学生,产生一定的“倾向性”。

这位UP主认为,他的行为在绝大多数自媒体从业人员中是见怪不怪的操作手法,增加矛盾冲突,来换取流量。

但这位UP也坚持觉得,自己在水户市中学大惨案中没有任何过错,因为视频内容都是真实的,他们只是进行了“提炼”,甚至都不能称为“断章取义”——更何况,视频中反应的是事实,确实存在利用学生休息的时间让他们训练——无论是出于学生自愿还是非自愿。

总之,无论怎样,王振家长的诉求得到了满足。

 

3

关于肖晨旭超能力的解释,让原本“大脑潜能开发”的理论又开始成为社会热点。

在我搜集水户市中学大惨案的资料时,来自大洋彼岸,《魔女丽丽》的作者金蒂芬先生,竟然也为了辟谣相关言论,忙于出席各种新闻发布会。

《魔女丽丽》这本小说,讲述的是一名叫丽丽的高中女孩儿,她成长在扭曲的原生家庭中,并常年经历学校霸凌,最后于学校毕业舞会之时,遭受戏弄,最终超能力暴走的故事。

很多人觉得,金蒂芬先生写于几十年前的这本小说,并非虚构,而是根据事实进行的改编,超能力女孩——丽丽,是现实中存在过的人。所以,水户市中学大惨案里的肖晨旭,只是“魔女丽丽”在另一个时空的重演。

在金蒂芬先生忙于辟谣的日子里,我和许多人却持有截然不同的看法,既肖晨旭同学并非校园霸凌的受害者,他的失控,也并非以“被欺凌者”这一身份出现的。

况且,肖晨旭同学拥有一个完整且健康的家庭。

我也得知,肖晨旭同学家和王振同学家,都住在同一个小区,在小学阶段,两家关系一度非常不错。到了初中时,也恰好分到九班。

相关人员向我透露,肖晨旭和王振在初中之后,便很少说话,他们也玩不到一起,王振同学比较内向,肖晨旭同学比较外向,彼此之间兴趣爱好也截然不同。

两人平时少有交集,但为何,肖晨旭在超能力失控时,首先对王振同学进行了凶残且极端的攻击呢?

在一些半公开的监控视频中我看到,王振同学被飞来的无数块玻璃碎片所击倒。

瞬间,王振同学便倒在一片血泊中。

击倒王振同学的碎片,便是由肖晨旭所控制——他们就像一发发子弹,把王振同学打成了筛子。

人们对此的猜测是,肖晨旭因为运动会被取消的事情,记恨王振和其父母。

但显然,这种猜测是一厢情愿的,因为肖晨旭在准备班会时,还邀请了王振同学准备一起表演压轴的街舞节目。

而王振同学也欣然接受。

所以,我需要从肖晨旭小学阶段,把他和王振的关系进行梳理,才能得出肖晨旭极端恨意的由来。

当然,在此之前,科学界对肖晨旭能够控制玻璃碎片这项能力,也给出了假设。

大脑的潜能确实存在休眠区域,而肖晨旭的特殊体质,则唤醒了深度沉睡的片区,从而促进他能够运用量子纠缠,以及尚未解开的,来自“微观领域”的力量。

简单做个比喻,就好比在肖晨旭大脑中的一些微观粒子与碎玻璃中的微观粒子间,形成了某种看不见的联系,仿佛两者正在用超光速进行秘密通讯。

逝世前的肖晨旭曾形容,那种感觉,像是自己身上长出了无数根可以随意伸长的发丝,然后将这些发丝缠在指定物体上,随心所欲地拉动或者提起。

这种感觉,像是头发或者身上的体毛,突然有了触觉。

你剪头发的时候会疼痛吗?

如果你想象,每一根头发都会痛,那么再继续想象,当每根头发都有了触觉,并且可以分开操纵,那等于多出了无数双手。

所以,根据当事人的描述,大致判断“意念控制“”的感觉是丝状的。比纳米还要细的丝状体从身体中长出,并可以自如控制。

由于肖晨旭当时已濒临死亡,所以难以更为清晰地描述意念操控的感觉。

这着实让人感到遗憾,但回头想想,又让人后怕,因为那些碎玻璃竟然能够轻易击穿王振的肉体。

要知道,  一般子弹射出枪口时的速度是900米每秒,声音在常温空气下的传播速度是340米每秒,所以子弹的速度是声音速度的2倍多。

当时,肖晨旭距离王振有3米多的距离,根据专业人士的推测,肖晨旭操纵的碎玻璃,其威力,已与一挺自动步枪所射出的子弹的杀伤力相当。

目前世界上,已经有很多阴谋论者开始叫嚣,认为肖晨旭是秘密开发的某种生化武器,是近似于《X战警》中,变种人的存在——他们是否会被用于战争?

当然,这些都已辟谣,目前对我来说,重要的是,让本次事件更深层的内核展现在各位面前。

那么,肖晨旭的超能力,是否从小就有迹象呢?他情绪失控,和王振家又有什么关联?

 

4

肖晨旭的母亲(以下简称肖母),是第一个面对超能力失控的人,很幸运,她活了下来。

当时,肖晨旭的母亲干了或许是她这辈子最后悔的事——她在众目睽睽、大庭广众之下,扇了肖晨旭的耳光。

据肖母回忆,肖父这两年的工作一直不太稳定,当时,她确实是心情不好,学校找到她的那天,恰逢肖母生理期,又因为信用卡逾期的事,问自己父母借了些钱,被数落了一顿后而思绪烦躁。

当时采访肖母时,她哭了很久,我们在肖晨旭家也得知了这位“超能力小子”在小学期间,一些让人惊讶的学习经历。

幼儿园到小学三年级时,还看不出来,只是在学习力上——特别是学习的精力和体力上,异于常人。

注意,这里真的就是精力和体力,据说,肖晨旭在幼儿园大班时,已经报名了12门大大小小的兴趣课,涉猎范围尤其广泛。

有编程、街舞、钢琴、围棋、奥数、英语口语、书法、篮球、主持人、绘画、少儿物理、少儿写作等。

家人曾经担心他的精力无法支撑如此庞大的学习,但肖晨旭竟乐此不疲,毫无精力透支的迹象。

肖晨旭与王振两家,也是这个时期在兴趣班熟络起来的。

当时的肖晨旭就是王振的榜样,王振的母亲曾经多次在公开场合表示,让自家的王振向肖晨旭多多学习。

在我走访过的大大小小的培训机构里,肖晨旭这类“少儿偶像”并非稀罕,甚至愈发常见。无论肖晨旭这无穷无尽的学习力是否得益于他的超能力,我们都可以看出,超前学习在时下低龄儿童身上已不是什么新鲜事。

培训机构也会有意包装这些“学得快”的学员成为榜样。

很多少儿培训机构的人员向我透露,少儿培训课程其实经过一定的设计,只要一个小朋友的接受能力比较强,或者大脑发育较早一些,都可以迅速的掌握一门兴趣学科的启蒙时期的内容。

这个时期,大多数家长都会误认为自己的孩子是“天才”,容易冲动消费,并囤积更多的课程。

不过,像肖晨旭这样,同时学习10几门课的学生还是比较厉害的,并且还能长时间坚持,那就有些罕见了。大多数应该都是像王振同学那样,在小学三年级,开始逐渐筛选课程,并最后聚焦在一些未来和升学有关的科目上。

肖晨旭这种夸张的学习状态一直持续到了四年级,迎来了更让人叹为观止的爆发。

当聊到这个时期,肖母从几个大箱子里,拿出了厚厚的奖状,以及各种闪闪发亮的奖杯。

这些让人眼花缭乱的荣誉,大多都是在小学四年级至五年级期间所斩获的。

其中不乏过硬的比赛,如,全国奥数大赛小学组冠军、全国拉丁舞少儿组冠军,全国朗诵比赛少儿组冠军、国际英语演讲比赛少儿组冠军……

这段时间,肖晨旭便是肖父肖母的骄傲。

肖晨旭父母是水户市本地人,普通的工薪阶层,据肖父说,他们一开始,并不要求孩子处处争当第一,而“聪明的肖晨旭”,仿佛是上天给他们的奖励——如同路过彩票店,买了张刮刮卡,是巧合与幸运所孕育的幸福。

但这种想法,逐渐在于王振家的接触中,潜移默化地转变了。

特别是,当肖晨旭在六年级,学习成绩出现巨大滑坡后,大人与小孩间的关系,一度非常紧张。

我们从肖母的口中认识到,王振父母,是“新水户人士”,他们是人们口中上一代的“小镇做题家”。

很多高学历、高收入的人群,在成为父母后,会习惯性的将自己的成功,总结成一条看得见的道路,并让自己的孩子沿着这条道走。

因此,王振就成了人们口中的“鸡娃”。

笔者写到此处,还是想另外解释一下。

原谅我使用“小镇做题家”这看起来并不友善、甚至略带嘲讽的词语来形容王振父母,但位了让各位读者能够更好的理解来龙去脉,也只能出此下策。

并且,笔者我本人也并不情愿,在后续让大家了解完整“水户市中学大惨案”的经过后,把对肖晨旭同学的惋惜之情,转变为对王振父母的记恨。

可惜王振父母选择在大众面前沉默,让我不能深入了解他们家庭的全貌,但从街坊邻里诉说中,我瞥见了些许他们零散的人生轨迹。

还是能感受到王振父母,作为从农村小镇再到大城市定居中的艰辛与不易。

我查阅过王振父母老家的信息,那个小镇早已因为人口流失而荒废。对于出生就在水户市这等国际大都市的孩子来讲,未来走向社会,仿佛有无数条数不清的路。

而对于王振父母来说,迈出小镇,或许只有那条泥泞不堪的山路。

他们就像长在山里的树果,掉在自然的泥土里,就能长成参天大树;而当他们来到满是柏油、砖石的钢铁森林,却发现,这里发芽的土地是那么“金贵”。

无法“发芽”的恐惧,在王振父母心中深深地种下了。

而这种情绪,自然也带给了他们的孩子。

不过,王振的学习能力似乎总是差那么一点点,只能通过大量的补习,才能勉强维持在班级前十的排名上。

小学阶段,两家比较亲近,俗话说,远亲不如近邻,肖王二家也经常串门。

但六年级后,在肖晨旭的那次并未引起重视的“偏头痛”发生了,王振家长对肖家的态度便开始逐渐疏远。

短短半年,肖晨旭便从别人眼中的“学霸”,变成了别人原里的“学渣”。

一开始,肖父母的态度是比较随意的,他们相信,儿孙自有儿孙福。

但当肖父在那年迟迟因为学历关系而无法晋升后,他们的态度开始反转。

肖母认为,“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”,是看到了王振母亲在微信朋友圈转发的一篇文章。

 

《关于水户市中考升学率的统计》

20XX年,水户市平均中考通过率(指平均升入高中的比率)为60%……

 

因此,从那时起,肖母便开始花费重金,为肖晨旭报名各种主科补习班。

但效果一直不好,甚至肖晨旭的成绩不升反降,只能勉强维持在及格线。

特别是,原来学习精力旺盛的肖晨旭,反而出现了特别明显的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。

肖母分析认为,肖晨旭是青春期早恋导致的,当时她的推测也是合情合理,因为肖晨旭在小学阶段,爱好广泛,能歌善舞,篮球打得非常好。

并且,发育后的肖晨旭,人高马大,非常英俊,又善于社交,在街舞学校有很多朋友,在篮球场那儿,也结识了不少其他学校和不同年龄的朋友。

“一定有人带坏了他!”

这是肖母当时认定的事实。她还一度为了佐证自己的猜想,四处打听,最后从疏远自己的王振父母那儿获得了一些“情报”。

首先,王振父母并非因为肖晨旭的分数下滑而让王振疏远肖晨旭。

他们说,有一天周五放学,王振母亲接孩子时,看到了肖晨旭和一群大孩子走得很紧,这些大孩子好像是外校的,男男女女勾肩搭背,有的男青年还染发,有的女青年身着也比较暴露。

但王振家出于情面,没有告诉肖母,因为他们并不清楚,肖家的家庭教育到底是什么路数。

肖母回忆道,王振父母曾经在小学那会儿就时常提醒她,要砍掉那些跳舞、打球之类的兴趣班,专注在主科培优上。因为过多无用的技能,只会让孩子建立起不必要的社交圈,影响他的价值观。

当时的肖母后悔没有听从王振父母的建议。

后来,肖母质问过肖晨旭,关于他那些“朋友”的详情。孩子解释说,那些人都是经常在球场打球的大学生,他们有女朋友也很正常,而自己并没有任何出格的行为。

肖母认为肖晨旭撒了谎,不然无法解释他成绩下滑,连补课都无法解决的原因。

至此,肖母与肖晨旭之间的隔阂,便形成了,甚至,肖母一度到了辱骂肖晨旭的地步,而青春期的肖晨旭也会反抗和抵触,他时常在双休日的补习班上逃课。

而肖父疲于应付工作,很少过问孩子的事儿。

我后来去了肖晨旭经常打球的球场蹲点,终于找到了那群和肖晨旭打球的青年球友。

他们确实是住在附近的大学生,有的已经毕业,有的还在读。他们感叹肖晨旭的球技,特别是他的投篮非常准,仿佛手可以延伸一样。

这群青年不是什么人们口中的社会闲散人员,谈吐素质都很高。

他们说,和肖晨旭的关系只是比较要好的球友,很单纯,很简单。

但我想,对肖晨旭的偏见在当时早已埋下,这种偏见是很难收回的。

六年级后,肖晨旭到底承受了多少别人的偏见呢?我不得而知,但当我来到肖晨旭二九班的教室,我看到肖晨旭坐在教室最后一排的角落里,我问了惨案幸存的同学,他们说,只有这个位置是固定的——每周四排座位都会轮流,只有肖陈旭的位置是钉在了原地。

“是因为肖同学上课捣蛋吗?”

“不是,他上课总是睡觉。”

很多细节我已无法还原,但从我调查的线索分析,肖晨旭在学校中,应是孤独的……至少,他的社交需求无法在学校里得到正常的满足。所以,他只能在曾经学过的街舞机构、篮球场上去解决。

而这种行为会扩展他的社交圈,最后导致在他身上的“偏见”越来越深。

我反复观看惨案的监控视频,那是超能失控的第一波袭击。

肖晨旭当时在被肖母扇了一记耳光后,委屈地偏着头。

就在学校四楼的走廊上。

当时路过的同学有人偷偷地在笑,李老师第一时间跑出办公室制止了肖母的行为。

第一次被母亲打,周围又有同学在笑话他。

肖晨旭突然开始大吼,而吼叫直接造成了走廊上所有的玻璃被震碎。

走廊远处的一个监控没有被损坏,拍下了可怕的后续。

离肖晨旭最近的肖母和李老师以及路过的同学,像是被洪水冲击般推出去数米远。

然后,走廊里,所有的东西——是的,所有的能够移动的东西,包括人,都悬浮了起来,浮起的人和物品,在空中毫无规律的打转,由于窗户被震碎,其中一部分学生和老师,被活生生地“扔”出了窗外。

还有一部分人,撞在了四周的墙上,导致不同程度的损伤。

……

我仔细瞧见,当时的肖陈旭试图控制这股力量,但他却抱着头跪了下来。

肖晨旭解释道,那时他感到脑袋要炸开了,无数的“未知触觉”灌入了他的大脑。

这是一种感知超负荷的现象。

有一位专家,在《科学前沿》杂志上,进行了解释。

这是称为“触觉过载”的状态,是超能力者在突发的感应强化后的应激症状。

类似“意念移物”的超能力,更像是触觉的延伸。而当时,肖晨旭接收到了周围所有的触觉信息。

你以为这是好事吗?

这位专家给了一个非常形象的比喻,他说,大家可以想象一下——

你路过一个公共厕所,你只是走在外面,可你突然清晰地感觉自己摸到了便池内温润的屎;

你走过一家火锅店,看到那儿上了一盘热气腾腾的锅底,你却感到自己皮肤像拿着火锅盘子下烧着的通红的炭火;

你走过一家五金店,你的身上传来了各种型号的钉子、钻头、剪子在你皮肤上使劲地刮擦的刺痛感;

你经过一处花坛,看到一排蚂蚁正徘徊在蚁窝处,你却感到它们正在自己皮肤上爬行

……

试图想象当时的肖晨旭,你就明白,他并不是发现了自己能够“意念移物”的喜悦,而是无数未知的痛苦正在折磨着他的理智……

我们有理由相信,超能失控的肖晨旭,他后来的一切暴力,都已经是大脑超载后,疯狂状态下的无意识行为。

而某些过激行为源于埋伏在大脑中的潜意识,并产生了定向的输出。

比如,对王振同学的伤害。

这是第二波袭击。

 

5

发生在王振同学身上的悲剧,我并不想发表任何见解。

这位可怜的内向少年,从来不曾、或者说,从来不敢有自己的想法。

他就像我们成年以后,来一场久别重逢的同学聚会,围着满是佳肴的圆桌,聊聊A同学的八卦,说说B同学的往事。

但总有那么几个人,你就想不起他们的名字,你对他的评价永远都会是:

他很老实,很内向,当然,还会嘲笑下,这个谁总留着一个俗气的蘑菇头。

而李老师的主题班会,王振同学却意外地受到了肖晨旭同学的邀请,要共同表演一段双人街舞——因为班级只有两个人会跳街舞,王振同学便是其中之一。

曾经他们在小学时期,共同学习过街舞。

王振同学少见地做出了决定,他愿意参与这次表演。

但前提是不能让他父母知道。

后续的事情其实很简单,由于跳这支街舞需要准备对应的演出服,举办主题班会前的一天,王振同学的街舞服装被他父母发现了。

第二天下午两点左右,王振父母便来到了校长办公室,李老师自然也被喊了过去。

据李老师回忆,当时王振父母非常激动,他们认为,学校违背了承诺,还在举办和学习无关的活动。

特别是,当王振父母得知,王振同学偶尔利用课间休息,甚至晚自习时间,和肖晨旭练习街舞时,情绪更是到达了沸点。

 

就在当天。

主题班会被紧急喊停了。

 

随后,王振父母提出了两个要求:

首先,处分李老师,因为李老师作为班主任,未能发现学生利用晚自习时间进行与学习无关的事宜,是管理失职!

关于这点,学校无话可说,校长当场卸去了李老师班主任的职务。

再者,要求处分肖晨旭同学,并公开检讨其影响同班同学学习的过错,且要求肖晨旭家长亦公开做出承诺,严加管教肖晨旭出格的行为。

这要求,在李老师电话通知肖母时,肖母已经答应。

不过,主题班会的停止,也并非王振同学所想,为何肖晨旭的潜意识里,会迁怒到王振同学身上呢?

后经我各方询问,当天,很多为班会精心准备过节目的同学,都猜测,是由于王振同学不想跳压轴的街舞节目,而故意和他的家长告密的。

因为,王振同学很久没有练习跳舞了,所以,他和肖晨旭同学在排练时并不顺利,舞蹈效果并未达到预期。

而内向的王振同学,也并未对班会停止的事发表过任何想法。

但肖晨旭那会儿,感受到的,却是王振同学深深地“背叛”。

当然,这种理由也不足以支持肖晨旭对王振无情的杀戮行为——即便是在意识模式阶段。

监控视频中的画面过程是这样的。

肖晨旭超能失控发生在学校四楼,二九班在三楼。

当时,三楼的同学感受到了从四楼传来的巨大震动,还看见了有人和各种物体从四楼被甩出。

整个三楼陷入了极度的恐慌,当时是晚自习刚开始。

一部分的同学害怕地往外跑,试图离开教室,前往操场避险,其中就有王振同学。

当王振同学来到走廊的楼梯口,恰好遇到了正走下楼的肖晨旭。

在监控视频中,两人此时四目相对。

突然,肖晨旭的情绪又进一步地崩溃了,他在大吼一声后,操纵地上无数块玻璃碎渣,对王振同学进行了袭击。

仅仅只是因为偏见,而让肖晨旭这般痛下杀手?

后来,从一段视频中我们发现,肖晨旭同学在午休时,进出过学校对过的一家便利店。

有关人员前往便利店取证,最后知晓了,肖晨旭同学当时买了罐啤酒。

但便利店规定,不能向未成年人兜售酒类饮品。

确实……但当时的情况就是,由于准备班会,肖晨旭同学前往便利店购买了一些胶布等物品用来布置教室,顺手拿了罐啤酒。

而肖晨旭同学身着的不是校服,而是跳街舞的演出服。

男孩儿在这个年龄想要好看的心,总是促使他们偷偷地摘取脖子上的红领巾,以及脱掉身上的校服。

人高马大的肖晨旭站在那儿,营业员根本看不出来他几岁,并且,当时的肖晨旭采用的是自助收银的功能,中午又忙,根本没人关注他买了什么。

那为何肖晨旭会买啤酒呢?他以前从未有过饮酒的习惯!

之后,我们不断拜访与肖晨旭有过接触的人。最后,从他学习街舞的机构的老师口中得知,有位老师曾经和同学开玩笑说,自己演出前会喝点啤酒消除紧张情绪。

可能这不经意的一句戏言,被同学摸摸地记在了心里。

一罐啤酒并不能让一个成年人有什么醉态,但未成年的肖晨旭在得知班会被取消后,便偷偷地在厕所“借酒消愁”。

班会被取笑,临时改上了数学课。

一罐啤酒下肚,肖晨旭莫名地感到兴奋,加之心中郁闷至极,他在数学课时,和周围同学大声讲话,被老师批评后,又和老师当场顶嘴。

肖母前来后,得知肖晨旭大闹课堂,便气不打一处来,加之那天心绪欠佳,忍不住扇下了那记巴掌。

我想说,这些偶然产生的结果,都在惨案的那天,不断聚拢,并相互影响,最后变成了无法收拾的灾难。

就像第三波袭击。

 

6

关于超能力为什么可以影响空气的流动。

科学家们还在努力解析。

但超能力少年,肖晨旭,由于大脑超载引起的不可逆转的损伤,匆匆结束了他年轻的生命。

关于第三波袭击,网上到处都是附近的人拍摄的视频。

当时,水户市中学的教学大楼周围,升起了巨大的龙卷风。

这股龙卷风就停留在原地,而风口的中心,有个人影以头朝下的姿势悬浮着,并旋转着。

那是已彻底丧失意识的肖晨旭。

水户市中学内部的监控视频中可以看到,在袭击了王振同学以后,肖晨旭短暂的恢复过意识,他看到了王振倒在自己面前,身边一片血泊。

但仅仅只是几秒钟时间,惊恐万分的肖晨旭便彻底迷失了自我。而且,他的身体也发生了非常明显的变化——肖晨旭的五官正在溢血!监控画面中,肖晨旭的表情也因为痛苦而变得扭曲。

身体正在承受“过载”带来的负面影响。

之后,肖晨旭便陷入无意识状态,只见他将自己腾入空中,从破碎的窗口处飘出,缓缓来到了教学楼的上方。

然后,他头朝下,开始旋转起来,慢慢的,周围的空气便在他的旋转中,形成了巨大的龙卷风。

惨案过后,逝世前的肖陈旭同学回忆,那时候他在做梦,或者……亦有可能只是个幻觉。总之,他梦见自己正在表演街舞,而他精心准备的节目中,有一个头朝下旋转的高难度动作,叫HEADSPIN,他偷偷练习了很久。

那时,他耳边传来的,都是掌声和欢呼声。

所以他不停地转啊转。

当然,这是肖晨旭的臆想。

因为在他制造龙卷风的同时。

他的身边,只有被撕扯的碎片撞击的声音,以及人们惊恐的呼救声……

 

由超能力制造的龙卷风持续的时间并不长,甚至只有短短的十几秒,但它的威力之巨大,实在令人恐惧——这让我抹去了对超能力的好奇,留下了只是对未知力量的惊恐和担忧。

当时,教学大楼就像被扣上了一个巨大的吸尘器管子,没有掩护好自己的人,被巨大的吸力从教学楼中跩了出来,还有裸露在室外的人,也一并被卷进了这死亡的旋涡中。

最后,肖晨旭因体力不支昏倒,灾难也就此停止了。

学校当时有200多人,总共150多名学生和学校职工遇难。

这是一场本可以避免的悲剧,但他真真切切地发生在了人们的身边。

这场超能失控事件,我所了解到的一切信息都在这里了。

现在,我也在思考一些问题。

我想起了有人和我讲的一个小思辨。

如果现代人,拿着一挺冲锋枪,穿越到两千年前的古代,那么,当时的人,对持枪人的看法,就和我们看待超能力者是一样的心情。

当然,我们可以再设身处地想想,发生在美国的校园枪击案件,当一个未成年人手持自动步枪进入教室,对着人群扫射的时候——在别人眼里,持枪者和超能力者又有什么区别呢?

 

此时此刻,褪去这场事故中,原本只存在于科幻小说中的场景,只留下那一个一个鲜活的“人”时,我的心中只有无边无际的悲伤。

肖晨旭已经离开了我们,这位超能力少年留下了一场惊世的悲剧。他弥留之际,始终不断询问着周围的人——

“我有没有伤害了别人?”

“妈妈还好吗?李老师呢不会生我气吧,我真的很抱歉……”

“帮我和王振说下,我真的不是故意的……对不起,我不应该闹小孩子脾气……”

陪伴肖晨旭的人们,最终还是选择对他隐瞒了伤害他人的事实。

在这位少年人生最后的时光里,决定留给他最后的、迟来的温柔。

而这场悲剧,我总是觉得,所有人,你、我、他,都无法彻底地撇清关系,并置身事外。

让我们对这次惨案中遇难的人默哀。

 

《科学、宇宙、幻想、人》杂志社

记者

 

4.2 5 投票数
文章评分
0 评论
内联反馈
查看所有评论